考虑孩子是否海外升学时,过来人给你的四条建议…

最近诺德升学老师接到不少低龄段教育规划咨询,孩子走体制内升学卷也卷不动,可以去香港院校?或是到海外升学吗?确实,能让孩子在优美的校园环境下,感受不同的国家文化,提升外语能力,回国还是“海龟”,实在令人向往。在决定到海外升学前,家长务必考虑以下各项,才作出决定。

1.本地升学还是外地升学?

建议考虑以下「SAT」三项因素:

Support 经济支持

不同国家及院校的生活费、住宿费和学费不一,平均一年开支动辄十万至五十多万不等。按家庭的经济能力及院校的分期付款安排,来考虑是否适合到外地升学。

Ability 个人能力

无论内地还是香港与海外地区,在语言、文化、教学模式、学习风气等都有差异。例如﹕海外大学多要求同学主动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自发探求真知,而非被动地听课。家长也须考虑孩子的适应能力。

Target 留学目标

家长也要了解自己想让孩子留学的目标,是为了更好独立的生活?入读世界排名较高的大学?修读大陆没有开设的专业?学习外语?准备长远在外地发展?还是扩阔眼界?内地和香港本地大学近年增加了不少短期境外交流的机会,可按需要及能力选择到境外交流一个暑假或一个学期不等。因此,须理清合理的留学目标,才决定到哪个地区修读整个本科课程。

   (图为香港2022年中六毕业生升学情况)

2.如何选择留学的地区?

建议考虑以下「IELTS」五项因素:

Immigration Policy 入境政策

持内地护照或香港特区护照的学生,到不同国家所需的签证时间不同。须了解有关国家的学生签证申请程序及所需文件,尽早办理签证申请。部分国家不容许留学生兼职,如有需要半工读,则应了解留学国家的政策。

Environment 环境

提前评估自己能否接受当地的气候,如:季节性温差及日夜温差等。如患有哮喘,则建议前往全年气候温和的国家升学。还要考虑当地的交通情况,是否方便日常生活。

Linkage with Family 与家人联系

一个人身处海外,很多事情得孩子自己解决。在留学初期,也许会难以适应新生活。如果在当地有亲人或朋友提供支援,这也是一件好事。也应考虑当地与中国的时差,评估自己能否在适当时间透过电话或互联网等通讯媒介与国内的亲人及朋友联系。

Term-time 修读年期

现时外地大学大致分为三年制和四年制,前者较重视专业范畴,后者则在入学首一两年着重通识科目。部分学位课程和荣誉学位课程修读年期也有差别。修读年期不同,所需的留学预算费用也不同。要留意个别院校的入学月份(一般分春季或秋季入学)及上课模式(一般为面授课程,但有部分课程或因应疫情改为远程教学)。

Standard of Living 生活水平

要考虑当地的生活物价及一般居民生活状况,可向有关领事馆或海外升学辅导机构查询是否有奖学金或助学金可供申请。部分国家的治安或政局可能未如理想,也须多加留意,并了解不同的海外地区法律要求。

(图为香港2022年中六毕业生就业情况)

3.如何选择外地升学的课程?

建议考虑以下「TOEFL」五项因素:

Threshold 入学门槛

海外大学众多,收生要求也有分别。要留意入学简章所提及的入学门槛及参考过往收生成绩数据,按能力选择院校及课程,否则哪怕成功入读也未必能轻松应付课业要求。以及要明确用什么标准化成绩申请院校,提前备考,例如部分国家容许考生以香港中四及中五的成绩报读海外大学基础课程,免除在港参与DSE。如果完成一年制课程并达到相关要求,可升读大学一年级。

Orientation 兴趣取向

选择课程应以兴趣取向为先,切忌随波逐流,不要选择不感兴趣但热门的学科专业。这样的话,一方面未能享受学习的过程,学习倍感吃力。另外,由于将来的就业情况未能准确预计,也不要在选择课程时就只考虑将来的就业形势。

Evaluation of Qualifications 学历评审

于外地考取的大学学历一般要向大陆教育局留学服务中心和香港学术及职业资历评审局申请审核;而专业资格的认可则须向相关的认可专业机构查询。另外,荣誉学位和非荣誉学位课程在豁免专业考试及升学方面的认可度也有所不同。

Fame 知名度

每个国家均有一些热门或知名课程,例如:美国的商科,瑞士的酒店旅游学、澳洲的兽医学等。对该些专业有兴趣,不妨考虑到这些国家的相关院校升学,毕业后投身相关专业时应有更高的认受性。然而,也要小心细阅各种渠道公布的信息,了解院校排名的准则是以整个大学还是以个别学科为评核对象。不同的排名结果只供参考,切忌只按排名选择院校及专业。

Life at Campus 校园生活

了解不同院校的校园特色,如:有否成立留学生组织协助留学生适应生活?有什么措施向留学生提供生活上的及时支援?有哪些社交活动让留学生参与?

4.报名前要注意什么?

建议考虑以下「GCE」三项要点:

Gearing up now立即作准备

一般海外升学的申请要提前一年或半年准备,如家长已决定到外地升学,应尽早计划申请的时间表,包括准备申请文件、撰写推荐信、准备公开考试及办理签证等。可参考相关院校的网站获取最新的报读安排信息。

Consultation 咨询

有兴趣外地求学的家长,建议寻求升学辅导机构的协助;机构提供的信息能为节省不少时间和工夫。但是,一定要擦亮眼睛找有口碑和信誉的机构,对照不同的资料,以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大学和专业。

Examinations 海外考试

家长和考生要了解不同国家的大学要求申请人不同的学历背景,应尽早报考相关的先修课程/标准化考试(如SAT、GCE等)及语言能力考试(如IELTS、TOEFL等)。一旦失手,孩子仍有充足时间准备重考,否则入学申请可能因此而延误。

综上所述,考虑升学的因素非常多,建议谨慎选择以及提前规划。

发表评论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Scroll to Top